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【第1965期】
不知不觉间,白露已经到来。早晚的气温明显低了下来,不经意间瞥一眼路边的草丛,已经可以看到晶莹的露珠,在晨光中闪闪发亮。
白露这个名字,在二十四节气中也是格外有诗意的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以白形容秋露,故名“白露”。所以,白露时节也是秋色最好的时候,天气凉爽却不觉寒冷,碧空万里,丹桂飘香,天地间一片清爽。
(相关资料图)
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,诗词里的“白露”。
《诗经·蒹葭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秋天,芦苇青苍苍,露水结成了霜。意中之人在何处?就在河水那一方。
《诗经》中的这一句白露,以芦苇、霜、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、清新又神秘的意境,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,含蓄地渲染出一种唯美的深情,成了多少文人的“心上秋”。
《月夜忆舍弟》
唐·杜甫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在思乡人的眼里,故乡的秋月总是格外明亮。
乾元二年,由于安史之乱,杜甫与兄弟们四下分散。在白露的夜晚,清露盈盈,令人顿生寒意,望着天上的月亮,杜甫的思念,像露水一样越积越重。看过许多地方的月亮,才会觉得,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。在这个清冷的季节里,你思念着的人,或许也正在想念你吧!
《南柯子》
宋·仲殊
十里青山远,潮平路带沙。
数声啼鸟怨年华。
又是凄凉时候,在天涯。
白露收残月,清风散晓霞。
绿杨堤畔问荷花:
记得年时沽酒,那人家?
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,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。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:你可还记得,去年在此买酒的我?仲殊是一个和尚,应在尘世之外,却又对尘世充满了眷念。他笔下的江南初秋,清新雅洁,优美柔和,却又带着些尘世间的生机和趣味。
他站在绿杨堤上,向池塘里的荷花发问:“荷花啊,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?”这一瞬间,亦僧亦俗,似醉似悟,颇有意趣。一年里朝露最多的日子,清晨时若有若无,似近似远的露珠,正如生命里,那些珍贵而不可复制的瞬间。
《白露八月节》
唐·元稹
露沾蔬草白,天气转青高。
叶下和秋吹,惊看两鬓毛。
养羞因野鸟,为客讶蓬蒿。
火急收田种,晨昏莫辞劳。
白露时节,露水沾在稀疏的秋草上颜色发白,此时,蓝蓝的天空,天高云淡。树叶和着秋风慢慢飘落,突然看到自己双鬓已是斑白!时节的流转总是让人格外容易感受到苍老,芳华留不住,岁月已白头。人生能有几个春秋呢?不如好好珍惜眼前的时节吧!
《玉阶怨》
唐·李白
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
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
这是高墙里的白露,是无比孤寂的白露。独立阶砌,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,可见夜色之浓,伫待之久,怨情之深。夜凉露重,罗袜知寒,对于孤独的人来说,还有什么比白露时节更能动人愁绪的呢?
《杂诗》
魏晋·左思
秋风何冽冽,白露为朝霜。
柔条旦夕劲,绿叶日夜黄。
明月出云崖,皦皦流素光。
披轩临前庭,嗷嗷晨雁翔。
高志局四海,块然守空堂。
壮齿不恒居,岁暮常慨慷。
秋风是那么的凛冽,白露凝结成了晨霜。原本柔软的枝条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,翠绿的叶子经霜而渐黄。明月从云际露出,流泄下皎洁的月光。打开轩窗面对前庭,早晨飞翔的大雁嗷嗷叫唤。
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,只能孤独的守在空堂。少年时期不能长存,倏忽之间已经衰老,令人时常激愤感叹。秋季,草木黄落,白昼渐短,最让人生出年华易逝的感慨。
《白露》
唐·杜甫
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。
圃开连石树,船渡入江溪。
凭几看鱼乐,回鞭急鸟栖。
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。
白露成团,马蹄印消散,果实成熟,柑子挂满树,鱼儿在水面上欢悦,此时的仲秋美景实在美丽。走在清幽的小路上,感受秋天之美。
人生旅途不仅有曲折,也有美景,但我们总是被旅途中的阻碍蒙蔽了双眼,看不见路途两边的美丽风景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,求而不得,舍而不能,得而不惜。整日纠结所求之事,不如珍惜眼下所拥有的幸福,知足常乐。
《凉夜有怀》
唐·白居易
清风吹枕席,白露湿衣裳。
好是相亲夜,漏迟天气凉。
这是多么可爱的秋夜!无论是在幽幽小径散步,还是在烛光前促膝长谈,都充满着诗意。人们从夏日的酷暑中释放,迫不及待地注入秋天的丰腴,一切憧憬美好而温暖。
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。岁月更迭,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。气候的变化,季节的更替,都是在提醒着人们,时间已逝,从今天起,一切又是新的开始!
来源 | 我们的太空(ID:ourspace0424)
原标题:《【飞花令】诗词中的“白露”『明月几时有』(173)》
关键词: